您当前位置:玄门道教|符咒大全 >> 道教文化 >> 浏览文章

三通意合人相悦——《太平经》中的理想社会蓝

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文章来源:www.fuzhou888.com

三通意合人相悦——《太平经》中的理想社会蓝图

三通意合人相悦——《太平经》中的理想社会蓝图

资料

《太平经》中非常重视君臣上下和君民上下的相通与合作。经中强调,君、臣、民三气不善相通,太平安得成哉?将血缘家庭的人伦关系推及到政治领域,认为君、 臣、民之间犹如父母子女的关系,三者必须同心同德,共为一体:君为父,象天;臣为母,象地;民为子,象和。天之命法,凡扰扰之属,悉当三合相通,并力同心,乃共治成一事,共成一家,共成一体也。

《太平经》虽然也强调臣民对于君主效忠,但我们却很少看到迫使臣民依附或服从于君主的主张,其中更为重视的是君臣民之间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整体关系。在《和三气兴帝王法》一文中,君臣民乃天使相须而行,不可无一也。一事有冤结,不得其处,便三毁三凶矣。故君者须臣,臣须民,民须臣,臣须君,乃后成一事,不足一,使三不成也。故君而无民臣,无以名为君;有臣民而无君,亦不成臣民;臣民无君,亦乱, 不能自治理,亦不能成善臣民也;此三相须而立,相得乃成,故君臣民当应天法,三合相通,并力同心,共为一家也,比若夫妇共为一家也,不可以相无,是天要道也。在这里,君尊臣卑的封建伦理道德观念被淡化了,反复强调的乃是君臣民三合相通,并力同心,共成一事,缺一不可的协作关系。

从中可看出,要实现君臣民之间的和谐,首要的前提是三者之间的相互沟通,书中指出:断绝此三气,一气绝不达,太和不至,太平不出。今三气不善相通,太平安 得成哉?,君臣民当中的任何一个因素发生阻滞,皆会妨碍和谐太平之政治局面的出现:人君之心不畅达,天心不得通于下臣气不得达,地气 不得成,忠臣何从得助明王为治哉?民气不上达,和气何从得兴?故君臣民之间的相通与合作乃是天下太平的基础:宜当相通辞语,并力共 忧,则三气合并为太和也。太和即出太平之气。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君臣民这三者当中,似乎更看重民的地位。将君臣分别比附为天、地或父、母,而民则为中和或赤子,民虽然为父母所生,但却主调和万物,中和乃当和帝王治,调万物者各当得治。其地位之重要不言而喻。在君为臣纲 这一封建道德原则业已形成的东汉时期,这种主张犹为难得。

以上思想,既表达出社会上层的改良派人士融会儒道,力求君臣民相通相谐的中和理想,又反映了下层民众痛恨贫富分化、要求实现政治上和经济平等的愿望。故《太平经》既能为改革和重新整合官方道德提供素材,又成为后来激励和号召人民揭竿而起的旗帜,书中的不少道德主张积淀为广大下层民众的道德规范和美好追求,在今天仍然有积极意义。

以上就是三通意合人相悦——《太平经》中的理想社会蓝的全部内容。更多道教文化资讯,请关注玄门道教|符咒大全道教文化资讯频道!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