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玄门道教|符咒大全 >> 丹道养生 >> 浏览文章

静坐不只是“想”,还能辟百鬼、灾害、邪气

所属栏目: 丹道养生资讯       文章来源:www.fuzhou888.com

[导读]在道家、道教看来,人的生命进程中唯有“婴儿”是精气神最足的,通过修炼回归婴儿状态的努力就是养生。

反思追问:人究竟能不能“婴儿”?

道家第一经典《道德经》第十章说:“载营魄抱一,能无离乎?抟气致柔,能婴儿乎?涤除玄览,能无疵乎?”因为婴儿状态是渺乎难臻的玄德之境,尽管已努力“载营魄抱一”“涤除玄览”“抟气致柔”,仍然难以保证能够“婴儿”。养生是“在修炼路上”的进程,一路上怎么想、怎么做都应恰当措置,比如简简单单“涤除玄览”四个字,就是道教上清派核心修炼法门。

道教上清派

原来静坐不只是“想”,还能辟百鬼千恶灾气?

“三清”(资料图:图源网络)

所谓道教上清派,实际上是指遵奉“上清经系”道派,而“上清经系”是以《黄庭经》、《上清大洞真经》、《真诰》等为主的道经系统。上清派的师承体系可以追溯到东晋哀帝兴宁二年(公元364年),《真诰》记载说这一年魏华存魏夫人神降授真经给杨羲,杨羲把这部经书写出来,魏夫人、杨羲就是上清派的第一代和第二代宗师,今天的茅山道院里居中供奉着魏夫人,右侧供奉有杨羲,左侧供奉有陶弘景。南北朝时陶弘景隐居茅山,编写《真诰》,弘扬上清经法,茅山和茅山宗(上清派)于是真正盛大起来。

茅山宗(上清派)最核心的修炼方术是“存思”,存思可以让人神沟通,与天地合一,可以长生久视,飞升上清。在《黄庭外景经》与《黄庭内景经》(两部书合称《上清黄庭真经》)中记载了上清派的“存思”法门,主要以存思五脏之神为主。

原来静坐不只是“想”,还能辟百鬼千恶灾气?

茅山派创始人 陶弘景像(资料图:图源网络)

上清派认为人体五脏都有一个“神”,还具体描述了五脏神的形、色、生理功能、生理特性等内容。比如《心神章》中说:心神的名号为丹元,丹就是红色的意思,描述心的形态是“心部之宫莲含华”,心的形状是如莲花含而未开,而修炼存思的心之神是身上穿这“丹锦飞裳”,戴着“金铃朱带”等,服饰主色调为红色的神灵,说心的职责是“调血理命身不枯,外应口舌吐五华”,而且“心为国主五脏王,受意动静气得行”,意思是心有管理周身血脉的职能,彰显于外的是舌头,心在人体相当于一国之主,是五脏中的王者,通过意识思维的发出指令而使生命之气顺畅运行,人的各种生命功能得以正常运转。

原来静坐不只是“想”,还能辟百鬼千恶灾气?

“神”(资料图:图源网络)

具体怎么“存思”呢?

陶弘景在《真诰》中讲到了,他说:“坐常欲闭目内视,存见五藏肠胃。久行之,自得分明了了。”静坐时两眼微闭,“内视”五脏,所谓内视就是将思维意识的关注点超内收,去感觉、想象内在的脏腑。陶弘景又说:“直存心中有象,太如钱,在心中,赤色。又存日有九芒,从心中上出喉,至齿间,而芒徊还胃中。如此良久,临目存见心胃中分明,乃吐气,嗽液三十九过止。”

思维内收而想象心中有神灵(心之神,前面说的穿红色服饰的神灵形象),大小和钱币差不多,心之神端处心中,然后从心中像太阳一样发出九道光芒,光芒向上经过喉咙,照达牙齿之间,返回到胃中,如此反复存思练习,心、喉咙、牙齿之间、胃的形象越来越真实分明,然后吐气,漱口(舌头搅动口中津液)三四十次之后停下来,其他各个脏神的存思方法也与此大同小异。

存思修炼的效果

陶弘景还讨论了存思修炼的效果,他说:“一日三为之,行之一年,疾病除。五年身有光彩。十八年必得道,行日中无影,辟百鬼千恶灾气。”

每天修行存思(还要配合行气、服食),坚持一年,什么疾病都不会有了;坚持五年,周身通泰而神采奕奕(“身有光彩”);坚持修行十八年,一定就能得道,然后走在太阳下面,身体都没有影子,什么鬼神、灾害、邪气都会躲开你。(编辑:云真)

原来静坐不只是“想”,还能辟百鬼千恶灾气?

(本文由腾讯道学整理发布,转载自张其成微信公众号)

以上就是静坐不只是“想”,还能辟百鬼、灾害、邪气的全部内容。更多丹道养生资讯,请关注玄门道教|符咒大全丹道养生资讯频道!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