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玄门道教|符咒大全 >> 丹道养生 >> 浏览文章

魏晋风度: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所属栏目: 丹道养生资讯       文章来源:符咒大全

[摘要]那个时代知识分子不关心,也不敢关心国家大事,只能将无尽的智慧诉诸清谈。故示清高也好,哗众取宠也罢,他们寄情山水之间,论道自然之外,自顾自地谈着三玄:《周易》《老子》《庄子》。

文/姚海涛

“魏晋风度”一语来自于鲁迅先生那篇有名的演讲《魏晋风度及文章与药及酒之关系》。这个词用来说明魏晋时期知识分子的特立独行、不拘礼法、率性而为、清俊通脱的思维方式与行为方式。现代人都喜欢追求个性,以体现与众不同。其实与那时的人相比,我们弱爆了。魏晋士人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因此形成了一种时代风潮。

魏晋风度: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率性而为、清俊通脱(资料图 图源网络)

那个时代知识分子不关心,也不敢关心国家大事,而只能将无尽的智慧诉诸清谈。什么是清谈?他们又谈些什么?我们可以将这些清谈视为高级的文化沙龙。当时的士人,为了故示清高也好,为了哗众取宠也罢,为了凸显个性也好,反正他们经常举办这样的文化沙龙。他们寄情山水之间,论道自然之外。他们自顾自地谈着三玄:《周易》《老子》《庄子》。

在今天的人看来,这仿佛是一种行为艺术。而艺术最崇尚个性与自由。魏晋风度确实与艺术存在相通之处。

魏晋风度: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情山水,富有文雅之趣(资料图 图源网络)

王羲之,书法史上鼎鼎大名的书圣,有天下第一行书《兰亭集序》。《兰亭集》就是王羲之与友人谢安、孙绰等四十一人在会稽山阴的兰亭举行风雅集会,众人饮酒赋诗而结集。你看,他们寄情山水,富有文雅之趣。

王羲之给我们留下了“东床快婿”的故事。尚书令郗鉴有一个女儿郗,到了婚嫁年龄了。父亲内心比较着急,想着得给女儿找个好女婿。他听说琅琊王氏的子弟都学识渊博、风流英俊,于是就想到王家挑个女婿。

琅琊王家也想与他家联姻。于是回复说,我们王家适龄青年很多,您随便挑、随便选,相中哪个,说一声就行。

郗鉴就让门生去了解王家子弟的情况。门生去了王家之后,回来对郗鉴说,王家年青人听说您派人来选女婿,都很重视,都仔细打扮了一番。一个个看上去庄重得体、谈吐不凡。

只是有一个不靠谱的青年竟然在东边的床上露出肚皮看书,神色自若、漠不关心,完全不把我放在眼里。郗鉴说:“就他了,这人是个好女婿!”后来一问,才知此人就是王羲之,随后就把女儿嫁给了他。其实可以看到当时人喜好自然、洒脱、自由的风尚。

魏晋风度: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资料图 图源网络)

王羲之有七个儿子,大家最熟悉的是他最小的儿子王献之。父子二人在书法史上地位很高,合称“二王”。其实他还有个儿子也很有名,也是个书法家,叫王徽之。

雪夜访戴的故事就发生在他身上。

冬日的一天夜里,天降大雪。王徽之从睡梦中醒来,推开窗户,命仆人斟上美酒。看着窗外美丽的雪景,喝着热乎乎的小酒,吟咏着左思的《招隐诗》。忽然之间,他想到了自己的朋友戴安道,想马上见到此人。当时戴安道住在离他很远的地方。他立刻连夜乘小船前往。经过一夜的奔波才赶到。结果,到了戴安道家门前,马上就要敲门了,却又转身返回。

有人问他为何这样。王徽之说:“吾本乘兴而行,兴尽而返,何必见戴?”朋友之间最讲真诚,想见时就去见,不想见就返回喽。这简直太任性了。看,时人内心就这么率真。

魏晋风度: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

越名教而任自然(资料图 图源网络)

魏晋风度拒绝平庸、任性而为,关怀人的真性情;魏晋士人追求思想自由、个性解放,越名教而任自然。人性与自然成为他们思想的核心,由此形成了中国文化的一股自然之清流。

魏晋风度的形成与当时司马氏篡夺大魏政权,对知识界的残酷打压有关。士人信仰失落之后的痛苦与官方恐怖的压抑,使得文人一面要合理避祸,一面还要寻求心灵安顿。于是在双重挤压之下,就产生了绝代风华魏晋风度。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姚海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以上就是魏晋风度:一生不羁放纵爱自由的全部内容。更多丹道养生资讯,请关注玄门道教|符咒大全丹道养生资讯频道!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