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不要问我是谁 只管倾听“道”的召唤

[摘要]在人类社会中,每个人都在路上,都是行道者。行路或者求道是人类的宿命。这条路是不是适合你,没有预先的答案,只有未来才能告诉你答案。文/姚海涛老子是一个与先秦诸子截然不同的谜一样的存在。老子姓氏、寿命、著作都是谜。从先秦诸子姓氏...

2019-06-28

“上善若水”:道家的人生艺术

[摘要]人们都厌恶卑湿浊垢,只有水自处卑下,含垢纳污,大度能容。因此,水表现了道为而不争,谦而处下的根本特征。这也是水开示给我们的最根本的人生艺术。文/唐东辉孔子说,智者乐水,水中有智慧;禅师说,善心如水,水中有善意;老子说,“上善若水”(《道德经》...

2019-06-28

《道德经》:“道”是修道之人的最高信仰

[摘要]道教虽然派系众多,经典繁复,但历代祖师大德的著作基本是围绕着《道德经》所阐释的道论,而做了更进一步的发挥以使之明晰化。道教的基本经典只有一部,那就是《道德经》。 文/行苇道教以道名教,其一切信念、思想,都必然围绕“道”来展开,所谓...

2019-06-28

庄子:走出有用与无用的迷障

[摘要]有用与无用,似循环之无端,运用之妙,存乎一心。文/姚海涛世人常戚戚于贫贱,汲汲于富贵,故常以有用与无用来衡量世间一切物事。何为有用?何为无用?对于这一问题的回答,可以说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其实有用与无用是一个哲学命题,是关乎人生抉择...

2019-06-28

庄子:随贫随富且欢乐 不开口笑是痴人

[摘要]视角只盯着眼前一点,那么很多东西会看得如此之大,如此之重要。但是放眼到更大的参照系中,就会显得微不足道。 文/道诚“蜗牛角上争何事?石火光中寄此生。随贫随富且欢乐,不开口笑是痴人。”诗魔白居易感叹人活在世界上,就好像局促在那小小...

2019-06-26

尊道且贵德 道教义理的主旨正在于此

[摘要]尊道,是以真一大道为宗旨;贵德,则以我之“自然”为表相而入门修行。当内外相合、道德一体时,即可称为“真人”了。文/清虚道人理性地去认知一种宗教信仰,必然要谈论该宗教信仰的对象是什么、为什么要信仰以及如何信仰、信仰所能带来的现实...

2019-06-22

《道德经》中大智若愚的智慧

[摘要]如何判断一个人是否有大智慧,就要看他日常生活中的为人处世,要看他的三观。真有大智的人做事是为公的,不会只考虑到自己的眼前利益。文/郑宗恒有人曾说,中国哲学家,只有老子一个,庄子半个,此话未免有些片面,但彰显了老子哲学思想的崇高地位...

2019-06-17

老子的智慧:道的形象是什么样?

[摘要]道应当是一种境域与境界,是万物的生成者,是一个久远的存在,它与万物之间有时间关系。文/李大华《道德经》第四章:道冲,而用之或不盈。渊兮,似万物之宗。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谁之子,象帝之先。意思是:道冲虚,而它的实用从未盈满。渊深啊,好像是...

2019-06-13

老子智慧:事情没有绝对的好坏,关键看你如何去对待

[摘要]掌握了辩证法,善于转化的人,能够主动把坏事向好事的方向去转,把祸转化为福,把失败转化为成功。文/道诚人生不可能只遇到好事,不遇到坏事,但是我们往往不愿意遇到坏事,认为这是令人厌恶的。老子告诉我们,不用过于担心害怕坏事,好坏之间的转化...

2019-06-13

庄子:听夏日蝉鸣,悟人生哲理

[摘要]道家注重修心炼性,唯道集虚,认为修心是明道的枢纽。“蝉噪林愈静,鸟鸣山更幽。”听夏日蝉鸣,悟人生哲理。文/道诚“池塘边的榕树上,知了在声声叫着夏天。操场边的秋千上,只有那蝴蝶停在上面。”每当夏天来临,总会有一种昆虫,在小树林中用它...

2019-06-08

庄子:吾将处于有用与无用之间

[摘要]当我制作时,不仅忘了我是为了什么,而且忘了我在做什么,谁在做,如此,就能以技艺入道,与道冥合,从而获得一种妙不可言的愉悦和安宁。文/道朴庄子有一句名言,“吾将处于材与不材之间。”材者,有用也,不材者,无用也。材与不材之间,也就是有用与无用...

2019-06-08

顶笠披蓑知雨来:斗笠与中国人的生活

[摘要]小斗笠,藏大道理。从中国人手边茶饮的器具,到道人、隐士身上的配饰,再到中国人的天地观,无不体现中国人的“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文/止水中国传统隐士形象,如樵夫、渔夫,以及诸多道人形象里,斗笠是标志式的搭配。本文从“笠”...

2019-06-06

道教神仙中,为什么吕祖最受欢迎?

[摘要]道教以大道为教化,神仙信仰是教化方式之一种,若能因信仰圣真而明彻人生要义,则属教化之大要了。文/武当玄拙道教是一个多神信仰的宗教,上至宇宙生化、下至普通百姓的家长里短,在道教神仙体系中均能找到与之职能相关的信仰对象。不仅如此,...

2019-06-06

修道,有没有固定的标准可以遵循?

[摘要]修行最忌讳的是贪多而不烂,若在任何法门上都只不过蜻蜓点水,尚未修出正果就早早转投其他,如此等人便是心性不过关,所以也难以求证种种无上仙道。文/武当玄拙道教以道为根本信仰、以道为行持原则、以道为人间教化,不论何年何代,修道者都把...

2019-06-06

庄子:如何承受万物的变化而内心不受损伤?

[摘要]外界事物的好坏都不影响你的心神,对外来说,更容易看清事物的真相,有效面对;对内而言,才可能做到“虚己以游世”,获得一种精神上的逍遥。文/道朴《庄子山木》说了一个“方舟济河”的寓言。一艘船在渡河的时候,有一艘船撞上来了,如果那艘船上...

2019-06-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