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玄门道教|符咒大全 >> 道学苑 >> 浏览文章

年中天子太岁神 掌管运程判祸福(上)

所属栏目: 道学苑资讯       文章来源:www.fuzhou888.com

[摘要]北极星、北斗七星和岁星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宇宙时钟:北极星是这架宇宙时钟的核心,北斗七星是表示月的变化的“月针”,一年一周天;岁星则是表示年的变化的“年针”,十二年一周天。

文/李远国 李黎鹤

太岁,是太岁神的简称,道教值年神灵之一。一年一换,当年轮值的太岁神叫值年太岁。太岁神在所有值年神中,影响力最大,素有年中天子之称,掌管人世间一年的吉凶祸福。在古代,凡太岁所在,即不敢动土,移徙亦不敢向之,避之唯谨。时至今日,世人建造房屋或是埋葬先人,依然小心回避,不敢触犯。

年中天子太岁神  掌管运程判祸福(上)

乙未太岁神(资料图)

近年来随着中国传统文化的复兴与道教文化的传播,太岁信仰的习俗更加广泛地普及,众多的宫观纷纷设立太岁殿,每临年关,都要举行安太岁的科仪,以为民众服务。2005年上海城隍庙出版的《六十太岁传略》,更将太岁信仰的习俗推向一个新的高潮。

我国古代对太岁的信仰与禁忌起源甚早。据记载,至晚到殷末周初就有忌避太岁的俗信了。《荀子儒效篇》:“武王之伐纣也,行之日以兵忌,东面而迎太岁。”这是作战忌冲抵太岁。战国时期,民间有出行忌太岁方之俗信。睡虎地秦简《日书》所说之“岁”,即为“太岁”;观其所言,是以冲抵太岁方为凶。

年中天子太岁神  掌管运程判祸福(上)

戊子太岁神(资料图)

太岁原为星辰名,即所称木星。古人就把天赤道带均匀地分为十二等分,每一等分取一个名称,这便是十二次。每年运行一次,所以,木星又叫岁星。而早期所祭太岁恰为十二位。在天象的信仰中,以有将军名讳的岁神十二作为专祀,用以祈求平安,正是帝王崇道祭祀的精神。

古人的天文观念,北极星、北斗七星和岁星,实际上组成了一个巨大的宇宙时钟:北极星是这架宇宙时钟的核心,北斗七星是表示月的变化的“月针”,一年一周天;岁星则是表示年的变化的“年针”,十二年一周天。三者共同完成“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的使命。如此一来,太岁由于代表岁星,成为岁星之神,继而成为北斗之神,最后成为天帝的象征,完成了一个由虚变实的发展过程,神力也因此而从无到有,由小变大,最终取得了“百神之君”的至尊地位。

年中天子太岁神  掌管运程判祸福(上)

戊戌太岁神(资料图)

元明时代,太岁被列为国家祀典,国家凡有大的建筑工程,常要祭祀太岁。明洪武年间的礼官宣称:“太岁者,十二辰之神”,或称其为“主宰一岁之尊神”,将太岁与“月将”“日直”之神共祭,把太岁的地位抬得很高。

国家之所以如此重视太岁,大约是因为它在民间影响的广泛与深远,可资利用。这种对太岁的国家祀典自然也会影响民间。民间的太岁信仰、太岁禁忌于是愈演愈烈,除了动土造房、迁移嫁娶,民间妇女生孩子、倒污水等都不能面向太岁方位。

年中天子太岁神  掌管运程判祸福(上)

戊申太岁神(资料图)

道教更是称之为“太岁大将军”,对它极其敬畏。道教宫观中的元辰殿,常供奉太岁神。民间的“拜太岁”习俗,就是用香烛、肴馔、水果等供品,到太岁神前祭拜,以为这样可以化煞消灾,得福纳吉。凡值“本命年”的人,很多都要去拜太岁。古代小说与传说,还把它人格化,视作人神,《封神演义》说殷纣王太子殷郊,为太岁之神,主管当年的休咎;杨任为甲子太岁正神,监察人间过往愆尤。

洪迈《容斋随笔》卷一载:“今世俗营建宅舍,或小遭疾厄,皆云犯土。故道家有谢土司章醮之文。按《后汉书来历传》所载:安帝时皇太子惊病不安,避幸乳母野王君王圣舍。太子厨监邴吉以为圣舍新缮修,犯土禁,不可久御。然则古有其说矣。”联系后世之俗,汉代所谓“犯土”,这是修造触犯太岁。

年中天子太岁神  掌管运程判祸福(上)

壬戌太岁神(资料图)

犯土的后果往往是很严重的,会带来种种的灾祸。宋代道经《太上洞玄灵宝五显灵观华光本行妙经》曰:“若世人星辰冲战,禄马休囚,疾病缠绵,求安无路。或修坟立宅,干犯土皇。或官司牢狱,冤枉不伸。或疫疠流行,人民困弊。或江河转运,波浪惊危。或旷野山林,恶兽奔突。或夫妻刑隔,嗣续未蕃。或水陆经营,恶人值遇。或咒诅相仍,侵凌眷属。或身怀六甲,母子未分。或在世孤贫,谋为阻晦。或门户闭塞,畜养不生。或买迁经求,财物散耗。或冢讼微呼,先亡复连。如是等种种灾难,皆缘世人积恶深厚,以致祸患来钟,福瑞希降。”

唐宋时期,世人对太岁的信崇较汉更甚。民间有“太岁当头坐,非灾便是祸”之俗谚。清钱大昕《恒言录》卷六曰:“星家论流年,以太岁值命宫为不吉。谚云:太岁当头坐,非灾便是祸是也。”

年中天子太岁神  掌管运程判祸福(上)

壬申太岁神(资料图)

《唐宋遗史》言钟傅领江西日,客有以射覆之法求见,傅以历日包橘置袖中,令射。客曰:太岁当头坐,诸神不可当。其中有一物,常带洞庭香。则此语亦有本。”凡有动土之事,一旦遇上大小灾厄,即谓之“犯土”。三国裴玄《新言》曰:“俗间有土公之神,云土不可动。玄有五岁女孙,卒得病,诣市卜,云犯土。玄即依方治之,病即愈。然后知天下有土神矣。”

民间动土时将太岁方位挖到的一种“肉块”,视作太岁的化身。唐段成式《酉阳杂俎续集》卷二载:山东即墨县有王丰兄弟三人,王丰不信方位禁忌,曾于太岁上掘坑,见一肉块,大如斗,蠕蠕而动,遂加以填埋。但那肉块溢出填土之外,王丰非常害怕,弃之而走。过了一夜,肉块竟塞满庭院,而王丰兄弟、奴婢数日内全部暴卒,只有一个女儿存活。

年中天子太岁神  掌管运程判祸福(上)

甲子太岁神(资料图)

唐张读《宣室志》载:“吾闻太岁所在,不可兴土事。脱有犯者,当有修肉出其下,固不祥也。”唐戴孚《广异记》曰:晁良贞能判知名,性刚鸷,不惧鬼。每年,恒掘太岁地竖屋。后忽得一肉,大于食魁,良贞鞭之数百,送通衢。其夜,使人阴影听之。三更后,车骑众来至肉所,问太岁:兄何故受此屈辱,不仇报之?太岁云:彼正荣盛,如之奈何!明失所在。

上元末,复有李氏家不信太岁,掘之,得一块肉。相传云:得太岁者,鞭之数百,当免祸害。李氏鞭九十余,忽然腾上,因失所在。李氏家有七十二口,死亡略尽,惟小蒯公尚存。李氏兄弟恐其家灭尽,夜中,令奴悉作鬼装束,劫小蒯,便藏之。唯此子得存,其后袭封蒯公。看来,太岁还是欺软怕恶,很有个性。

年中天子太岁神  掌管运程判祸福(上)

甲申太岁神(资料图)

近年来,有关发现类似神奇“肉块”的消息不时见诸报导。《燕赵都市报》《北京晚报》等报刊都曾作过这类报导。这些“肉块”外表呈褐色,有弹性,能自行生长,无特别味道,大小由十公斤至数十公斤不等;个别人服食后身体更为强健。人民网长春2003年1月9日电,2002年5月30日在吉林省桦甸夹皮沟云峰村双合屯发现一块重达49公斤的特大“肉坨”,令人叹为观止。当地人认为,这个“肉坨”可能就是民间流传了几千年的“太岁”。

通过以上记载和古今的分析,可以得到以下两点认识:第一,所谓的“太岁土”“太岁肉”,与太岁所在方位完全无关。因为它们都是固定在某一地方生长,不会依随太岁或岁星的变化而移动,而太岁及岁星方位依年而不同。因此,古人所谓犯太岁,即“当有修肉出其下”的说法,是无稽的推论。第二,“太岁土”或“太岁肉”是一种生命力极强的高级真菌或粘细菌,应该无毒,不会致人于死命。古籍所载时人因“犯土禁”而遭遇全家死亡之灾祸,完全是由于对太岁的极度崇信,以及由此而造成的极度恐惧心理而导致的。

年中天子太岁神  掌管运程判祸福(上)

己酉太岁神(资料图)

对于相信者来说,冒犯了太岁,无异于同时犯了天条的重罪,由此所带来的极度心理恐慌,确实是可以致人于死的。当某一个人或某一家人因“犯土”触太岁而惊恐致死之后,就会进一步印证并强化世人原有的信仰。而这种强化了的信仰,又会给后来的犯禁者造成更强烈的心理恐惧。由此使世人的太岁信仰愈发强固,传世不灭。

在清代,民众对太岁的崇信与禁忌仍不稍减。清赵翼《陔余丛考》卷三十四说:“术家有太岁将军之说,动土者必避其方。”直到今天,港台及国内各地所出择吉通书,仍在首页标明当年太岁所在,以示趋避,一般民众也绝不敢轻意冒犯。

由此可知,自先秦迄今,我国社会流行的太岁禁忌,主要表现在修造、移徙和战争三个方面,民间则集中于动土和本命元辰崇拜,并且至今依然影响和制约着人们的观念与行为。

未完待续……

(编辑:灵瑾)

本文为腾讯道学获作者授权连载发布,文/李远国 李黎鹤,文章版权归作者本人,未经作者同意不得转载(如需使用请联系作者本人)。

以上就是年中天子太岁神 掌管运程判祸福(上)的全部内容。更多道学苑资讯,请关注玄门道教|符咒大全道学苑资讯频道!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