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玄门道教|符咒大全 >> 民俗道艺 >> 浏览文章

道教诵经方式及其特有的仙道美学

所属栏目: 民俗道艺资讯       文章来源:符咒大全

[摘要]道教的诵经仪轨也很好地反映了道士们与人向善的美好心愿和追求进步、杜绝战争之念的和平思想。

文/云仙道人

诵经,就是诵念经文,是道教斋醮中非常普遍的一种仪式。道教徒在刚入道初习仪式时就要学习诵经。《道门通教必用集》称“童子长成,教习音韵。单声诵念,赞助行持。传闻舛差,蹈袭芜鄙,悉加厘正,俾就谨严”,就是通过诵念经文,帮助“行持”,修习道学的意思。

道教诵经方式及其特有的仙道美学

但诵念经文大多呆板平稳,与意无涉,其节奏往往由某种打击乐器控制。(图源问道青城山公号)

诵念方法同一般诗文的朗读不同。诗文朗读一般按文意抑扬顿挫,节奏变化,但诵念经文大多呆板平稳,与意无涉,其节奏往往由某种打击乐器控制。诵念时,有个人单独诵念的,也有多人集体诵念的,有诵念一遍而止者,也有反复诵念多遍的。

诵经的方式有多种,计有:心诵、气诵、形诵、神诵。“诵”亦即“祝”,所以也有心祝、密祝、微祝等等。概括上述种种诵经之法,可用无形的“神诵”和有形的“形诵”来形容。无形的神诵,包括心诵、气诵、心祝、密祝等;有形的形诵则包括:音诵、明诵、微祝等等。

道教诵经方式及其特有的仙道美学

这一制度从金代王重阳祖师开创全真道,建立丛林制度以后确立下来。(图源问道青城山公号)

道教宫观一般每日早、晚两次上殿诵经。这种诵经叫做早晚功课、日诵功课或玄门功课。早课时间大约在四点至五点之间。每日晚课通常在下午五点至六点左右。在家修持道教徒亦尊此例。道教逢“戊日”不焚香诵经,不鸣钟鼓,不申表文,不作吉祥事,名曰“鬼哭日”。

功课前一般以钟鼓为号。全真道早坛功课程序是先起澄清韵、吊挂、提纲、中起请等韵。后接着念有净心、净口、净身、安土、安天地和祝香等神咒,然后诵《常清净经》、《消灾护命经》、《禳灾度厄经》和《玉皇心印妙经》及三清、四御、南极、南五祖和北七真、雷祖等宝诰。拜诰是遇到哪一位祖师或圣人圣诞,就礼拜他的宝诰。平时主要是礼拜玉帝和雷祖两个宝诰。晚课首起步虚韵、吊挂、提纲、和中启请等韵,接念《救苦拔罪妙经》、《升天得道经》、《解冤拔罪经》及斗姥、三官、玄天、吕祖、邱祖、萨祖、灵官和救苦等真诰。平时也是拜两个诰,即斗姥和救苦宝诰。早坛经是延生保安,以《清净经》为主。晚坛经主要是超阴度亡。出家道士每日上殿奉诵经文,这一制度从金代王重阳祖师开创全真道,建立丛林制度以后确立下来。

道教诵经方式及其特有的仙道美学

变直诵为音诵,增加了音韵和器乐伴奏。(图源问道青城山公号)

道教认为不同时间诵念有不同功能。《灵宝无量度人上经大法》称:“正月为上元,自十一月、十二月、正月,皆存在上宫天尊诵经;七月为中元,自二月、三月、四月、五月、六月、七月,皆存在中宫天尊诵经;十月为下元,自八月、九月、十月,皆存在下宫天尊诵经。凡诵经诵经,是学道者初习仪式必学的一种仪式行为。古代高真先师们说:“功课经乃修道者入道之门径”,是许多修道高真的深切体会而集结的智慧之言。道教每日诵经以求安宁,忏悔以消罪孽,祈祷以冀祥和。

所诵经文字数适中,文浅意赅。在南北朝时期经寇谦之、陆修静改革,变直诵为音诵,增加了音韵和器乐伴奏,沿袭下来,平时道士的早晚功课用的法器主要有木鱼、提钟、磬、铃、鼓、铛等。功课经用韵各地不同,全国大约有五种:北京韵、崂山韵、东北韵、子孙韵、十方韵。较大的丛林宫观一般均以十方韵为通用主韵。

道教诵经方式及其特有的仙道美学

经不“过”,则无师承;无师承,则失其魂。(图源问道青城山公号)

见经典如见圣真。凡翻阅经典之前,先沐手叩齿,平神静气,恭敬不二第一。凡玄门经典,乃三界自然之真气凝结而成,来之不易,故要用黄布、红布层层包裹。所陈之处,必有铺垫。开卷之前,双手捧经,平举齐眉,后揭开包裹,左手开经。翻阅页码,不得用手,一般须制作经签来翻页。

读经时,应谦虚谨慎、诚惶诚恐、毕恭毕敬,不生一丝懈怠。经者,口口相传,秘法均不在字面。习阅经典,先拜明师或请有缘老修行,进行教习“过经”。未“过”之经,不得修持。经不“过”,则无师承;无师承,则失其魂。若是居士读经或跪经,须在前一日起斋戒沐浴。女人经期不进殿堂。

道教诵经方式及其特有的仙道美学

道教的诵经仪轨反映了道士们与人向善的美好心愿和追求进步、杜绝战争之念的和平思想。(图源问道青城山公号)

道教认为,通过诵经万遍,道士可以达到修道成仙、与神沟通的目的。据《无上秘要》引“洞玄空洞灵章经”称:“善信男女,香灯供养,见世光明,身入无为,受福自然。若能长斋,诵经灵章,万遍道成,身生水火,立致飞行,其道高妙,不得漏泄。”因为,“千遍通神,万遍通真”,通神就可以“逆知吉凶”,通真就可以“经灾履厄,腾景三清”。正由于如此,在天地运终,星宿错度,日月失昏,四时失度,阴阳不调,国主有灾,兵革四兴,疫毒流行,兆民死伤,师友命过等事发生时,都要诵经,“上消天灾,保镇帝王;下禳毒害,以度兆民”。宋代的白玉蟾在《赞救苦经辞》中则认为讽诵《太上灵宝天尊说救苦经》的人,就是“莫不代天尊而演说经教,体大道以引接浮生”。代天说教就是宣传教义。

道教诵经方式及其特有的仙道美学

反映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图源问道青城山公号)

道教的诵经仪轨也很好地反映了道士们与人向善的美好心愿和追求进步、杜绝战争之念的和平思想。与人向善的理念体现在方方面面,其不仅是给予人们物质上的帮助和精神上的慰藉,还体现在道教对人们的告诫,对不合理行动的禁止。

道教长期以来积累了丰富的戒杀放生、戒奢以俭、遵循自然、是道则进、非道则退、诸恶莫作、众善奉行等思想内容,反映了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

(编辑:孟淅)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云仙道人,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以上就是道教诵经方式及其特有的仙道美学的全部内容。更多民俗道艺资讯,请关注玄门道教|符咒大全民俗道艺资讯频道!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