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玄门道教|符咒大全 >> 道学苑 >> 浏览文章

虎符调兵征诸侯 令牌号令役雷神(上)

所属栏目: 道学苑资讯       文章来源:www.fuzhou888.com

[摘要]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道教令牌系模仿朝庭所用虎符而来。

文/李远国 李黎鹤

令牌为道教重要的法器之一。在各种道教科仪或法事活动中,令牌是较常用的法器,应用令牌是道教历代祖师们为了宗教法事活动的需要。道士行科演法时,持以代表天神或者天师,发布号令,役使雷神,护卫道坛,呼风唤雨,召神遣将,或降临法坛,或护送亡魂,或驱邪镇魔,并能驱逐邪崇。

虎符调兵征诸侯  令牌号令役雷神(上)

道教令牌(资料图)

道教令牌系模仿朝庭所用虎符而来。《道书援神契》记载:“汉铜虎符,上圆下方,刻五牙文,若垂露状,背文作一坐虎形,铭其旁曰:如古牙璋,作虎符。今召将用令牌,此法也。”

虎符是古代皇帝调兵遣将用的兵符,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伏虎形状的令牌。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称为虎符。

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为两半,右半存于朝廷,左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并且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调兵谴将时需要两半勘合验真,才能生效。

虎符调兵征诸侯  令牌号令役雷神(上)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秦代错金“杜”字锏虎符(资料图)

陕西历史博物馆藏有一枚从西安西郊发现的虎符,据考是公元前475至公元前221年的战国文物,称为秦代错金“杜”字锏虎符,高4厘米、作猛虎疾奔状,象征军威和进军神速。虎符的身上刻有嵌金铭文40字,记述调兵对象和范围,制作却极为精巧。

虎符调兵征诸侯  令牌号令役雷神(上)

清微令牌 清 玉质 北京故宫钦安殿藏(资料图)

宋代清微派所传。据《清微仙谱》载,清微法源自唐末广西零陵人祖舒,经第九代南毕道将雷法授予黄舜申,黄遂以擅雷法而闻名京师,受南宋理宗召见。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赴召,授为“雷渊广福普化真人”。所用字体为道教独有的云篆。正面为清微符,背面为云篆八字。《道法会元》卷五《清微令》:“右令两傍高六寸四分,顶拱起三分,横阔二寸八分,厚九分。”

道教使用令牌,当始于五代北宋时期。《道法会元》卷二六五《正令法格》《造令式》,系五代杜光庭编,北宋卢野注释,宣称仅酆都正令就有六种。“野初行法时,便参酆都满天下,令有六式,皆酆都令也。然黑律正格者,利害甚多。如初受法者,野不传与之。待观其行,察其心,知其人,方始结罪保盟,重奏北帝而付度焉。”北宋《无上九霄玉清大梵紫微玄都雷霆玉经》:“少顷,五帅部众,龙兵虎骑,呼风啸雨,飞雷激电,散云霹雳,喧轰震动,闪烁霹雳。大帝敕五雷使者,击五雷号令牌一声,天地肃然,大帝于是说经。”

虎符调兵征诸侯  令牌号令役雷神(上)

五雷号令 自明周思得《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资料图)

宋代神霄派所传。明周思得《上清灵宝济度大成金书》卷二五云:“右令牌取雷击枣木造成,长五寸五分,阔二寸四分,厚五分。选择吉日,依式造之,四侧周围刊二十八宿名,以锦囊盛之。”正面浮雕一把宝剑,剑柄在上,锋刃在下,剑身蟠绕一条金龙,金龙爪为五爪,缘剑刃而绕至剑柄,龙头在上,龙尾在下,龙身上部带有明显的火焰纹。背面文饰简洁,仅为云篆化“五雷号令”四字。

虎符调兵征诸侯  令牌号令役雷神(上)

天师令(资料图)

天师令。正面浮雕祖天师张道陵,天师龙眉豹眼,额有天目,宾角胡髯,头戴紫金冠,双手拱举,跨坐猛虎背上。头上有蜈蚣、蝎子、毒蛇、蜈蚣、蟾蜍、壁虎五毒,有驱邪镇宅的寓意。背面浮雕王灵官,头戴紫金冠,怒目瞪眼,额有天目,赤发红髯,左手高举金鞭,右手掐灵官诀,身披金甲,外罩战袍,足踏火轮,威严凶猛。

虎符调兵征诸侯  令牌号令役雷神(上)

雷神令(资料图)

雷神令。清人潘昶《金莲仙史》,生动形象地描述了全真道刘处玄真人海州祈雨的场景,真人北游海州,时当天气亢旱,那州设坛,命僧道祈祷,毫无应验。却说刘真人上了法台,焚符一道,口诵真言,手拿令牌一击,龙王急忙兴云布雾。真人再运神焚符二道,令牌二响,雷部霹雳轰轰。真人复念咒语,焚符三道,令牌三响,雷电交掣,大雨如注。官员绅士僧道兵民人等,不敢回避,苦捱足有一个时候,方得雨止云散,平地水没尺余。众人见真人下台,身上不湿,众人倾心下拜。可见令牌在法仪中的重要作用。

虎符调兵征诸侯  令牌号令役雷神(上)

天皇令(资料图)

天皇令。正面浮雕勾陈天皇大帝,人首蛇身像。天皇左手托日,右手仗剑,蓬头獠牙做愤怒状,双眼及舌均可活动,周围以“讳”环绕。顶部的“泓”“澄”“明”代表三清的“三天内讳”,其下的讳字为元阳上帝(中)、铁师上帝(右)、玄元上帝(左),再下为玉皇(中)、天皇(右)、紫微(左)讳。在天皇两侧,有雨字为头、门字为框的“天皇系”讳字,天皇下还有雨字为头、耳字为底的三字,为星主讳、天父讳、真王讳,周围以三十六枚雷字环绕,代表雷部三十六将。背面正中为阳刻“天皇号令”符字,中填斗母讳。顶部有雨字为头、口字为旁的甘、毕、利三字,分属元始、道君、老君的“三清讳”,下有(天罡)、(太阳)、肭(太阴),再下分别为星主讳(中)、斗母阳讳(云)、斗母阴讳(左),在“天皇号令”符底部排列有玉皇、雷尊、天父讳。“天皇号令”两侧有二十字秘咒,成对联状排列,外围以二十八宿环绕。令牌顶部有“心神内讳”“吒”,每字加一“敕”字组成,底座刻有五方五帝讳“合明天帝日”。两侧刻有“雷威才震霹雳摄”“亨轰滑辣究竟摄”和“天皇伽耶霹雳摄”“轰天霹雳敕煞摄”。

虎符调兵征诸侯  令牌号令役雷神(上)

老君令(资料图)

老君令。正面浮雕太上老君,他手捧芭蕉扇,头戴紫金冠,三络长须,微笑慈祥,坐依青牛,牛踏云端之上。意味云游四海。背面最上端刻三台星图,其下为紫微大帝秘讳,由“雨、渐、耳”三字组成,读音“灵”,共二十八划,象征二十八星宿。最下端为“五雷号令”四字。两侧刻阴文“敢有不服,寸斩分形”,令牌顶刻“天”字,令牌底刻天罡秘讳“”。

制作令牌亦有严格的规定。《道法会元》卷二六五《造令式》记载酆都令牌的制作,云:“法官所掌之令,令有正格者,依格造令,则诸将遵依。若失令格,则用事不神。法官造令,取癸亥日及诸亥日,十恶大败日,受死日等,造令极妙。造令宜用枣木柏木枫木桃木梓木为上,其他木不得用之,犯者临事不成。”

虎符调兵征诸侯  令牌号令役雷神(上)

灵官令(资料图)

灵官令。正面浮雕道教护法王灵官,头戴紫金冠,怒目瞪眼,额有天目,赤发红髯,左手持金鞭,右手掐灵官诀,身披金甲,外罩战袍,足踏火轮,威严凶猛。背面文饰简洁,最上端刻三台星图,其下为“五雷号令”四字。

虎符调兵征诸侯  令牌号令役雷神(上)

殷帅令(资料图)

殷帅令。正面浮雕道教护法殷郊元帅,背面仅刻“五雷号令”四字。《三教搜神大全》记载,殷帅为商纣王大儿,当他出生时为一肉球包裸,从而遭到苏妲已谗害,令将他弃遗于郊外,任其生死。其时“乌鸦蔽日,白鹿供乳。适金鼎化身申真人经过,但见祥云蔼蔼,紫气腾腾,毫光四起。真人近而视之,乃一肉球。曰:此仙胎也。将剑剖球,得一婴儿,即抱归水濂洞,求乳母贺仙姑哺而育之。法名金叮奴,正名金哪咤。又缘其弃郊之故,乳名殷郊。”后修真得道,于天妃八宝洞中得黄钺、金钟,收伏“神鸦将”;又应真人令往扫帚山,征讨十二强人,“乃十二丧门哭鬼骷髅神。帅即往尽戮之,悬首挂颈胸而回。真人遂令其助周武王伐纣,元帅率雷震子等,勇为前锋,显威杀敌,并亲斩妲已以报亲仇。玉帝闻其有孝慈之德,又有斩妖之勇,乃敕封为地司九天游奕使至德太岁杀伐威权殷元帅。元帅束发作髻,项下串挂髑髅,左手持斧钺,右手执金钟,身披金甲,足踏火轮,威严凶猛。

未完待续……

(编辑:灵瑾)

虎符调兵征诸侯  令牌号令役雷神(上)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李远国 李黎鹤,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虎符调兵征诸侯  令牌号令役雷神(上)

以上就是虎符调兵征诸侯 令牌号令役雷神(上)的全部内容。更多道学苑资讯,请关注玄门道教|符咒大全道学苑资讯频道!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