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玄门道教|符咒大全 >> 道学苑 >> 浏览文章

囊中天地,袋里乾坤:中国传统配饰与道文化

所属栏目: 道学苑资讯       文章来源:符咒大全

[摘要]中国传统服饰中,诸如锦囊、荷包、袋等配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穿着古代传统服饰成为一时风尚。

文/止水

古代道人出行,随身物品会放入行囊之中。笔者曾为大家介绍过“笈”这种远游时用的书箱,本文则为大家介绍中国传统配饰中另外几种:锦囊、荷包、袋,并结合民俗中的服装搭配、古代官制服饰中的鱼袋,从而带大家了解中国传统配饰中的道文化与民俗文化。

锦囊,盛书装符

囊中天地,袋里乾坤:中国传统配饰与道文化

束(资料图)

囊,甲骨文类似一个“束”扎在木棍上。“束”,最早就是人们出门扎在木棍上的一个包,现代汉语中有“装束”一词。在此基础上,古人创造了“橐”字(音同“驼”)。《说文解字》直接将“囊”作“橐”。这两个字,还有些区别:“小曰橐,大曰囊”。此外,“橐”在古代还指代一种鼓风吹火器。《道德经》中有“天地之闲,其犹橐龠乎。虚而不屈,动而愈出”一句,意思是天地犹如风箱,空虚却又不会穷竭,一旦运转起来,就会永不枯竭。

囊中天地,袋里乾坤:中国传统配饰与道文化

锦囊(资料图)

中国人常说的“锦囊”,是一种用锦帛、绸缎做的袋子。《道藏》所记录的锦囊,主要用于盛书装符。《三洞群仙录》中引《汉武内传》写有:“武帝见西王母巾箱中有一卷小书,盛以紫锦囊。帝见瞻览,母曰:此《五岳真形图》也。”真形图,是道士入山修道的护身符。《抱朴子》中写道:“凡修道之士栖隐山谷,须得五岳真形图佩之。其山中鬼魅精灵、虫虎妖怪,一切毒物,莫能近矣。”《洞真太一帝君太丹隐书洞真玄经》中记录了锦囊中所带的符,有长生不死的效果,写道:“可以本命日书五符,共盛著锦囊中带之。带之者长生不死。”

囊曰荷包

囊中天地,袋里乾坤:中国传统配饰与道文化

古代荷包(资料图)

荷包,是中国传统服饰里一种用于人们出行时装零星物品的小包,其前身为“荷囊”。荷,篆文上面表示叶子或花,下面的“何”表示扛在自己的肩上。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一个是“荷花”,念二声。另外一个是荷枪实弹,表示背负,念四声。清代王汲在其《事物原会》写道:“晋《舆服志》:文武皆有囊缀绶,八座尚书则荷紫,乃负荷之荷,非荷渠也。今谓囊曰荷包本此。”这里指出荷包的“荷”是负荷的意思。

囊中天地,袋里乾坤:中国传统配饰与道文化

阎立本《步辇图》局部(资料图)

在中国古代,佩戴荷包是重要的民俗。沈从文在《中国服饰史》中写道:“清代男子腰带上挂满刺绣精美的荷包、扇袋、香囊等饰物,可算是时髦打扮,北京一带尤盛。”荷包上绣有各类吉祥图饰,诸如“鸳鸯鸟”、“麒麟送子”、“榴开百子”等,表达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此同时,荷包也作为重要文化名片出现,阎立本的《步辇图》中就画有吐蕃使臣禄东赞配有荷包。

袋中有乾坤

囊中天地,袋里乾坤:中国传统配饰与道文化

鱼袋(资料图)

中国传统的服饰中,还有一种配饰叫“袋”。在唐代,官员五品之上佩戴鱼袋。我们在《云笈七签》中常常会看到这样一段话:“宋朝奉郎尚书度支员外郎充集贤校理赐绯鱼袋借紫臣张君房集进”。我们将这几个字拆开来看:“朝奉朗”、“尚书度支员外郎”、“集贤校理”都是宋代官名,“赐绯鱼袋”是官职中代表的品级,即指绯衣与鱼符袋。“借紫”,是宋时规定官员的服色中未至三品者特许服紫。这句话是张君房未到三品,却可以穿上紫色的朝服,佩鱼袋,足见其在宋真宗中眼里的地位。

囊中天地,袋里乾坤:中国传统配饰与道文化

风婆(资料图)

此外,袋也常出现在神话故事及民间艺术创作中。在《封神演义》第八十四回《子牙兵取临潼关》中写有:“(西方教主)把乾坤袋举在空中,有缘的须当早进,无缘的任你纵横。霎时间云愁雾惨,一会家地暗难穷。从今惊破通天胆,一事无成有愧容。”“且说接引道人在万仙阵内将乾坤袋打开,尽收那三千红气之客,有缘往极乐之乡者,俱收入此袋内。”作者笔下的乾坤袋,可装入千军万马,名为“乾坤”,取包罗万象之意。《西游记》中的风婆,手中风袋可施法放风:“慌得那风婆婆捻住布袋,巽二郎住口绳。”《易说卦》中有:“巽为本,为风”。风婆婆与巽二郎是放风的神,是有出处来源的。

中国传统服饰中,诸如锦囊、荷包、袋等配饰,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近年来,穿着古代传统服饰成为一时风尚,表达了人们对优秀传统文化的认同及传承,也是民族富强、人民生活富裕的象征。

(编辑:西铭)

桑葚与养生:生津止渴通气血

本文为腾讯道学独家稿件,文/止水,未经授权不得转载。喜欢该类内容欢迎上微信关注“腾讯道学”微信公众号!文章作者观点与立场,不代表腾讯媒体的观点与立场。)

以上就是囊中天地,袋里乾坤:中国传统配饰与道文化的全部内容。更多道学苑资讯,请关注玄门道教|符咒大全道学苑资讯频道!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图文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