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玄门道教|符咒大全 >> 道教文化 >> 浏览文章

读《老子•第一章》

所属栏目: 道教文化资讯       文章来源:www.fuzhou888.com

《老子》一书,版本多样,其中以王弼的通行本影响最大,本文在解读《老子第一章》时,即以王弼本为主,并参照马王堆帛书本进行解读。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其徼。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此为通行本《老子第一章》之内容。

道可道,非常道,此句解法颇多,笔者仅举影响较大的两例:其一,第一个道为人们习称之道,即今人所谓道理,第二个道意为言说,第三个道乃老子哲学的专有名词;常,帛书本为恒,通行本为避汉武帝刘恒讳而改为常(此说法亦是被大多数《老子》研究者所接受的,笔者亦如是),恒解为永恒,且恒变恒动。程颐言惟随时变易,乃常道,不动而恒常存在的理是会穷尽,唯有动则终而复始,周行而不殆(二十五章)。故,句意为,习常可以言说之道,并不是老子所言的永恒的、恒变恒动之道。其二,第一、三个道均为老子哲学之专有名词,是老子所言

道,第二个道仍为言说,意思是,老子所言之道一旦被言说出来就不再是其所说的恒变恒动的永恒之道。

笔者认为,此两种解读意均在强调老子所言之道是不可言说的,他们认为,因为道是无限的,语言是有限的,人无法言尽其全部,而只言局部又会损坏其全部。笔者认为,此种解读是只看到了言说的缺陷而强调道不可说,却未思及老子之所以这样说之理。笔者认为,一方面,老子如大多数学者一样看到了言说的表达方式的有限性,以有限的语言去诠释无限的道就是以有限去限定无限,这明显是有缺陷的,但是老子却认为有缺陷的表达方式并不是错误的方式,它只是一种具有相对性的表达方式,所以,其所言之道也就是具有相对性的道。另一方面,老子认识到其自身对道的认识并非完全的,这与道本身特性是相关的,如道之形体就是很难把握的,《老子》中仅以恍兮惚兮、无状之状、无物之象等去描述道之形;但,作为规律性的道和发挥创生万物之功用的道又是可以认识的,如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五十八)的事物相反相成之规律的道是可以认识的,大曰逝,逝曰远,远曰反(二十五章),道的创生功用也是可以认识的。道本身可被清楚认识的部分和不可被清楚认识的部分给老子完全认识道造成一定阻碍。因此,综上两方面而言,笔者认为,老子意在强调,首先,道是可以言说的;其次,其自身所言之道并非完全是那个恒变恒动的绝对正确之道。因此,笔者认为此句应解读为,道(老子所言之道)是可以言说的,但是一旦言说出来就又不完全是那个恒变恒动的永恒之道了。需要再次强调的是,理解此句时,不能仅从句意上去理解,而应从老子所以这样言之理去理解,即,道是可言的,但不可尽言。

名可名,非常名,此句本应为,名可名,非恒名,常字乃避讳使然。笔者以为,第一、三个名均指道之名称概念,第二个名乃命名、表达之意。根据上文所说的老子言至此的意图来看,笔者认为此句理解应与上句同,道的名称是可以命名的,但是一旦命名了就又不完全是恒变恒动的永恒之道的名称了,强调道之名可名而不可尽名。

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此句的断句方式以以下两种居多,一为以无断句,如,宋人司马光,王安石,苏轼,清人俞樾,今人陈鼓应等;一为以无名、有名断句,如严遵、王弼、朱谦之、任继愈等。王安石认为,无,所以名天地之始;有所以名其终,故曰万物之母;陈鼓应认为,无、有是指称道的,是表明道由无形质落向有形质的活动过程。王弼则言曰,凡有皆始于无,故无形无名之时,则为万物之始。及其有形有名之时,则长之、育之、亭之、毒之,为其母也;任继愈亦指出,无名、有名为《老子》专用概念,如道常无名(三十三章),镇之以无名之朴(三十七章),道隐无名(四十一章),与无名相对应;始制有名(三十二章)与有名相对应。

笔者认为,此句宜以无名、有名断句。首先,笔者同意此两者乃《老子》专用概念,文本中亦可佐证。其次,如果以无断句,将会与《老子》的其他章节产生矛盾,如《老子》中第二十五章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可见道乃先于天地而存在的,那么天地之始时并非无,所以以无来描述天地之始的状况是有误的。最后,笔者认为,无名乃指道之本体。此处的天地笔者认为乃与下句中的万物互指,二者相互对应,始即开端、元始。同理,有名即可理解为道创生万物之功用,此时道是运动流行的。母是指道乃孕育万物之根。因此,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均是围绕着道而言的,一言道之体,一言道之用。整个句意为:道之本体乃万物之元始;道之创生万物之功用乃孕育万物之根。

故常无欲以观其妙,常有欲以观徼。首先,此处的两个常帛书本上均作恒。笔者认为,此处之常不同于本章开头之常,此常乃原文既有,解为,时常、经常。《列子天瑞篇》就有,常生常化者,无时不生,无时不化,其常字即以时常解。其次,此句断句方式亦有两种,一为以无断句,如,王安石、苏辙、俞樾、陈鼓应等;一为以无欲、有欲断句,如,王弼等。除了断句之外,还需关注的是,此处的妙、徼之意。妙,微之极来解。徼一读jio,意为,边际,归终,如王弼注,徼,归终也,指万物的边际;一读yāo邀,意为,求或求取,引申为用,指万物之用;三作皦解,皦古同皎,洁白、明亮之意,如荀悦云,皦者,光明之谓,与妙为对文,意曰理显谓之皦也

笔者以无欲、有欲断句,以jio,意为,边际,归终,来解徼。首先,根据帛书本中此句为恒无欲也,以观其妙。恒有欲也,以观其所徼,因也字的存在,故能简明分句;其次,此句是承接上句中的道之本体和功用来讲的。欲乃从物而起,无具体事物之左右亦会无欲念之心、目的之心的生起,即无欲。有具体事物之左右方有欲念之心、目的之心的生起,即有欲。其妙之其指上句中道之本体,其妙也就是指道之本体无可感无可把握的奥妙;其徼之其指道发挥创生万物之功用,其徼也就是指道创生万物之功用的边际。故,此句笔者解读为,所以时常处在无目的的状态去观道之本体之奥妙,时常处于有目的的状态去观道创生之用的显现。笔者还认为,老子讲此,意在引导我们,我们欲观任一物之本体及任一物之具体功用之边际,均应分以有欲和无欲各自观之。

此两者同出而异名,同谓之玄前人多以上文中的无和有来指称此处的两者,如,王安石言,两者,有无之道,而同出于道也。世之学者,常以无为精,以有为粗,不知二者皆出于道,故云同谓之玄。王弼则以始与母来释此两者,始与母同出于玄也,异名,所施不可同也。

笔者则认为,此两者指的妙与徼,即,道之本体之无可感无可把握的奥妙及道创生万物之功用时的边际。此两者同出于道,但又是从不同角度对道的描述,故名称概念(名)有所不同,故此两者同出而异名。苏辙认为,凡远而无所至极者,其色必玄,故老子常以玄寄极也,与之类似的有,陈鼓应以幽昧深远解玄,笔者与之同。笔者认为 同谓之玄,即从妙、徼相同的方面来说,二者均是幽昧深远的,所以同,谓之玄。

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笔者认为,玄之又玄,幽昧深远而又幽昧深远,此处乃代指道。妙、徼均为道的不同角度来讲,其相同点即幽昧深远,幽昧深远到幽昧深远即是道之特点,在此指代道。众妙即指一切奥妙,即万物之妙。笔者认为入门方为真正进入一空间或一状态,进而可以探知物体的真如状况,门也就象征着开始。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也就可以理解为,理解道是理解一切奥妙的开始。

参考书目:

1.陈鼓应.《老子今注今译》【M】.商务印书馆,2006.

2.严遵(著),王德有(注).《老子指归译注》【M】.商务印书馆,2004.

3.王弼(注),楼宇烈(校).《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中华书局,2008.

4.任继愈.《老子绎读》【M】.商务印书馆,2009

本文作者: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10级哲学班 王蕊

以上就是读《老子•第一章》的全部内容。更多道教文化资讯,请关注玄门道教|符咒大全道教文化资讯频道!
相关阅读
最新文章
图文阅读